2016年,《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工作方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审定通过,陕西成为国家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2017年可谓陕西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起步之年,全省相关职能部门正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全省知识产权发展再上新台阶。针对陕西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和高校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等话题,凤凰网陕西《对话陕西》栏目专访了kaiyun体育(欧洲杯)官方网站kaiyun体育(欧洲杯)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治国。
凤凰网陕西:2017年是陕西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起步之年,目前陕西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如何?
马治国:最近两年陕西省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进展非常快。首先,陕西省各级部门都意识到知识产权在创新省份建设和创新城市建设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其次,全省知识产权质押的数额在全国已经排在第一;另外,专利的申请量大量增加,发明专利的比例也大量上升;除此之外,驰名商标、软件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
凤凰网陕西: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加快陕西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之间有何关联性?
马治国:两者的关系是:创新产生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又促进创新。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成果,但是这个成果要产业化,要保护,要管理,让它反过来刺激创新,保护创新,激励创新。然后变成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快陕西省企业创新能力之前有必然的关联。如果不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就不会去创新。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必须提高,提高以后企业会把精力聚焦在创新上面,进而保护和运用自己的知识产权,从此整个提升陕西省的创新水平和能力。知识产权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省份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一定要加强保护,这是一项基础工作。
凤凰网陕西: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基础工作,怎样把知识产权变为有效的科学生产力,变成一种经济效益?
马治国:保护不是目的,运用才是,但是保护是基础,没有保护就没有创造了。陕西是科技大省,在知识产权方面逐渐会变成大省。
转化的问题在于我们企业的承载能力比较差。知识产权的转化需要很多条件,是需要风险投资的,但是一旦转化影响会非常大,会超出正常的效益,是超额利润,具有超额价值。所以,能不能发挥出来效益,企业预先要有预知,这方面要大力加强。同时,企业要对自己提出需求,委托高校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成果、知识产权,这样就不存在转化的问题了。
这两个主体中间是有空间的,高校做自己的研究,和企业没有联系。中间的空间需要经验、管理和资金来弥补。
凤凰网陕西: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知识产权人和相关市场主体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马治国:知识产权人是专门从事知识产权运营的人员,是知识产权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所做的事情叫做知识产权服务,这是这几年刚刚兴起来的。
他们的主要使命就是要和市场紧密结合,不仅是一个介绍人,还需要从法律、管理、技术、咨询和服务等层面综合服务,整体服务。一方面提高企业的意识和认知,另一方面让企业真正看到知识产权的创造力,看到所能带来的利益。
凤凰网陕西:高校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目前陕西省高校在这方面做的如何?
马治国:高校主要是扮演着知识产权创造的角色,陕西高校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能力也很强,特别是几所大的工科院校。但是在后面几个环节,比如运用、转化、管理和保护等等,就比较弱。希望他们的创造和当地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联合起来。
目前陕西的军工和民用还有隔阂,但是在军民融合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的当下,加之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平台在陕西设立,这个隔阂可以,也必须打破。
凤凰网陕西:在知识产权转化方面,您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马治国:首先,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把政策倾斜于从事创新,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企业。
其次,企业一定要面向市场,要面向全国,面向“一带一路”,面向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契机,自己挖掘自己的优势,主动和高校、研究机构对接,寻找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知识产权。